
俗话说,三分学,七分练,练习是乐器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也是件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过程。
老师经常会这样提醒学生和家长:课后一定要练琴,并坚持每天练习。如此苦口婆心的叮嘱,最重要的当然是希望学生能够越弹越好,但这一习惯的养成,提高的不仅仅是琴技,还有好多的隐藏益处~

为什么每天都要坚持练琴?
01
巩固知识
每节课下课后当天就开始练琴,无论是技术还是对曲子的熟悉程度都会提升飞速;如果回家后没有练琴,那么课上老师强调过的技术点或错误就很容易遗忘,在大脑中大打折扣,间隔的时间越长,记住的越少。这样坚持练习,可以巩固当周所学,让肌肉形成正确的记忆,从而有所进步;
养成习惯
02
不坚持每天练琴,学琴进度必然比每天练琴的孩子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每当他学琴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会以此为借口来逃避,也会使得孩子无法掌握时间管理的能力,做事也就难免马虎或缺少责任感。
因此,每天练琴看似只是水平上有进步,但更多的其实是养成了孩子不畏困难,做事负责等许多非常重要的习惯;
03
有助身心健康
不固定的练琴时间就像不固定的生活作息一样,对孩子的身体是有害的。如果孩子每次都等到上课前一两天才拼命练习,就像一周没长跑,突然去跑五千米一样,第二天必然会造成肌肉酸痛。
每天练琴事实上是在养成一个生活作息习惯,习惯养成了,练琴这件事也将像吃饭睡觉一样变得自然;
提升积极性,培养意志力
04
从第一天的熟悉指法到第二天的对准节拍再到第三天的慢慢连贯,孩子每一天、每一天都会有所进步,教会孩子学着给自己设定目标,进而一步步去实现它,让孩子经常得到成就感,那么他学琴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一旦固定了每天都要坚持练琴,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让孩子完成当天的练琴任务。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加上家长的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一定能具备良好的意志力。

让孩子坚持练琴的秘籍
对于琴童家长而言,最头疼的事莫过于每天的练琴大战了。为逃避练习,孩子们花招百出。一到练琴时间,就肚子疼、要上厕所、想睡觉……老师们也常会被家长们求助: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乖乖坚持每天练琴?
01
把进步可视化
每天的进步肉眼不可见,对孩子来说,这样太抽象!所以,我们可以“把进步可视化”:
怎么做呢?
比如画一颗种子,约定好每天练习30分钟就等于是给它浇水,练习了的话就盖一个印章。回课时老师通过了,种子就可以发芽。然后继续浇(练)水(琴),来帮助种子成长。每一次成长都可以数一数,盖了几个印章又长大了?如果有一天没有练习,那么种子会生病,如果是两天,种子就死了,必须重新种植。
一本教材弹完了,就可以长成一棵大树。在家里郑重的设置一个区域,用来摆放孩子进步的“痕迹”。弹完的教材可以摆在那里,每次可以把教材保存到那里时,家长都表现得很高兴,甚至可以小小庆祝一下,这是仪式感。
还有一个帮助可视化的办法是拼图,买一个孩子喜欢的拼图,每天练琴后可以拼十五分钟,直到拼完。
或制定详细的计划表,完成了获得小红章或积分,积分可以换小礼物,等等。
把学习任务游戏化
02
练琴的过程总是枯燥的,用游戏的方式可以增加趣味性。
有的家长想出了非常有意思的点子:
学习一首16小节的新曲子。妈妈画一个迷宫,起点贴上孩子的照片,终点可以是孩子喜欢的东西,比如可爱的小兔子的图片,孩子的任务是通过迷宫拯救小兔子。迷宫里有许多关卡,第一关是演奏出1-4小节,第二关是演奏5-8小节…最后一关是双手顺利弹完整首曲子。每过一关都需要家长盖章。

03
经常参与公开演出活动
公开表演绝对是习琴道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给孩子带来适当的压力和动力;让孩子们有学习的阶段感;成功演出的成就感有助于自信心获得……好处不胜枚举。
无论是机构举办小型音乐会,对每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汇总,还是参加大赛,都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与激励!比赛还能带来健康和压力,促进孩子们更有效的练习。学习程度较好的孩子更应积极参加比赛,好的名次比考级带来的成就感还要多!
家长的态度
04
“一定要坚持”是最重要的态度,坚持不下来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能坚持的妈。你妥协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你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态度。不能讲条件、不能不练习、不能有任何理由,坚持几个月,就不会出现文中开头的问题了。当然,坚持的最初一段时间是比较艰难,熬过去就好了。一旦孩子投入大量时间在练习上,内心就会把练琴这件事当作必须完成的工作。真的让他停止练习时,反而会不愿意,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情。

练琴思维导图
最后,奉上一张练琴思维导图,希望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练琴问题了!
坚持每天练琴,看似只是让弹琴水平得到提高,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意义非凡!
金手指吉他
专注少儿吉他教育
愿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课程,创设探索的机会
激发、挖掘、尊重、鼓励、支持
孩子纯真的智慧和想法
教书育人,我们会一直用心来做
❤做良心教育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