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咨询:18627803525

最新解读|艺考迎来重大改革!

Post Time:2021-11-11 Read view:1分享至:

​9月2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

《意见》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这次改革有哪些要点?



01


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省级统考。据统计,目前,艺术类本科5个专业类中,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已经实现省级统考全覆盖,招生规模占比达到75%,截至2020年,除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外,高校的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已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

而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目前也已覆盖29省份、26省份和24省份。《意见》要求,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同时,不断提升省级统考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考试的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高校选拔需要。

由此可见,省级统考将是艺术生们的一道过滤网,原先的省级统考(联考)内容相对基础,现在要求联考增加难度,因此提高艺术专业能力非常的重要,而艺术的功底不是一天达成的,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选择专业的艺术培训体系也尤为重要!



02


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


强化省级统考由来已久,早在2010年就开始大规模推行省级统考,之后各省逐年都加大了省级统考力度,尤其是教育部2018年底颁布新一轮艺考新政后,省级统考进一步加强。比如天津市在2022年就首次实施音乐类专业省级统考;四川音乐学院2021年各音乐类专业不组织校考,使用统考成绩录取。

但省级统考覆盖范围依然有限,全国组织校考的高校有300多所,参加校考考生约160万人次,校考组考和考试学生都面临较大压力。

如中央音乐学院则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三次校考,三次校考都通过后才有资格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等高考后综合校考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择优录取。除此之外,校考招生的公平性、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此次改革对规范高校校考也作出了相应规定。

《意见》对规范高校校考作出了相关规定,将严控现场考试规模,鼓励高校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此外,将建立健全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对组织校考高校,要求严格考评人员遴选管理,严格执行校外评委制度、回避制度、黑名单制度等。同时,严格考试组织管理,严把考试入口关、组织关和评分关,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表示,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才会形成更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

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设计类等特别适合省考统一规范。有一些新兴专业和特殊性的专业,很难通过一张卷子考出来,每个学校要求都不一样,那么通过学校组织特殊性考试校考,使有艺术潜质的好孩子能够进来。省级统考要解决艺术教育的普遍性问题,一些特殊的高校校考要选拔特殊性的问题,当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我认为人才选拔体系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03


推进分类考试、分类录取


2024年起对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将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对于音乐、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其他对考生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艺术类专业,继续组织专业考试,包括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


省级统考已覆盖的专业,鼓励高校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对于少数继续组织校考的专业,鼓励高校通过线上考试或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等方式进行初选,通过初选的考生再参加现场校考,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


2024年起,艺术类专业将分三类进行录取

第一类是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类是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都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第三类是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04


文化课成绩逐步提高


目前,各省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均有最低标准,其中,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线不低于新二本线的75%。此次改革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在提高文化成绩要求的同时,对于在相关专业领域确有专长的艺术人才,《意见》提出,将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允许组织校考的高校在相关校考专业招生中,对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

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一来艺考的难度就更大了,孩子升学的几率也变小了。其实不然,在我们从事教育行业多年以来的经验可以了解到,往往专业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成绩也非常的优异。因为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可以在多方面发挥作用,都是共通的。


05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进行选拔,改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其实艺考改革,早有苗头。为选拔艺术人才,我国自1952年开始“艺考”,多年来,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类考试招生取得明显效果,成为我国高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国家选拔专长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近年来艺考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很多广受诟病的问题。


一是功利性报考问题突出。因为艺考招生对文化成绩要求明显低于普通考生,甚至有两三百分录取情况的出现,客观上造成很多考生把参加艺考当成“捷径”,不论是否有专长、是否感兴趣都蜂拥报考。


所以选择了艺术这条道路,就应该认真去对待,把学习艺术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从内心去热爱,相信也能在艺考这条艰辛的路上收获满满!


二是考试的公正性规范性尚待加强。近年来各地出现的“暗箱操作”“违规替考”等事件,虽是少数,但灰色权力的运作空间,已经无法保证考试的公平和人才选拔的透明。


面对艺考的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增加了升学的难度,但是实际上也是一种好的趋势,让真正热爱艺术的孩子们,有了更公平公正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艺术梦,凭自己的实力去到艺术高等学府继续学习!加油吧!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