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咨询:18627803525

这四句话,戳中了多少吉他教师的痛点?

Post Time:2022-09-20 Read view:1分享至:




在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湖北武汉黄陂木兰山脚下一座古朴的大院中,有两间能容纳百人的教室,墙上张贴着四条横幅标语,因其内容独特、新颖、直白甚至尖锐,给到此的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这些标语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又为什么张贴于此呢?


撰稿:余晓维


 

我们是音乐教师,

我们在用吉他教授音乐!


   诞生时间及背景   


 

2003-2013年期间,我在武汉音乐学院担任电吉他专业教师,通过了长达十年的学院派教学工作,对现代吉他的教学、演奏及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期间,因工作关系和巡演活动,我大量接触了全国各地的吉他教师,通过了解他们的教学过程及现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弊端,即:绝大部分从业者都在以民谣吉他作为入门甚至唯一课程!


民谣吉他的优势非常明显:掌握5-6个和弦指法和1-2个伴奏型后,就可以弹唱大量的歌曲,因而受到了所有初学者尤其大学生们的欢迎。

但它的短板也同样明显: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按住和弦指法并弹响它就很困难,如果想流畅的转换,并用于自弹自唱,更是需要坚持练习直至满手老茧才能做到,这吓退了大批少儿吉他手。


因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约1990-2014年间),中国鲜有10岁以内的少儿吉他手出现,偶尔出现一个,也会引来大量的关注,并被誉为“吉他神童”。



除了操作上的困难,民谣吉他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只教硬操作,几乎很少讲到音乐理论知识及视唱练耳等训练,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就着生硬的伴奏,磕磕巴巴的唱着跑调的歌曲,那种尴尬,相信所有的吉他教师们都有体会。


但最令我们遗憾的,还是这种纯技术硬操作式的、将吉他从音乐中剥离出来的教学方式,导致国内整整几代吉他手们的音乐理论及素养的集体缺失!


如果以这种方式继续下去,我们真的会成为这世界上弹吉他人数最多,整体水平却是最低的国家。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个现状呢?


任何乐器的教育其实就是音乐素养的提高和乐器本身操作法的熟练过程,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两者一主一辅不能颠倒也不可或缺,而吉他是乐器,吉他教育就是利用吉他作为学习工具来展开的音乐教育。


在吉他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民谣、古典、还是摇滚等,类型甚至风格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音乐始终是唯一的主线,而吉他的演奏技术一定要摆在从属的地位,这样我们才能走的更远,更有价值......


由于篇幅原因,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实例笔者在此无法一一展开论述。


本着推动国内吉他教育发展的宗旨,2014年,我正式提出第一个观点,并号召所有吉他教师们:回归主线,重新定位;

我们是音乐教师,

我们在用吉他教授音乐!



 


 音乐教育也是教育,

教育没有捷径可走!


   诞生时间及背景   


 

​2000-2015年,由于网络、媒体、综艺节目、唱片、音乐节、素质教育等等诸多原因,国内的吉他教育市场空前繁荣,繁荣导致竞争,竞争带来百花齐放,却也伴随着乱象丛生!


其中一个大行其道的现象就是“速成”。


大量琴行吉他招生的广告就是“吉他速成”、“包教包会”,还有“一次学费包终身”。


而吉他教材市场也是各种狠招频出:“三月通”、“二月通”、“一月通”、“半月通”、“一周通”,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开玩笑,当年这些书就摆在书店的货架上。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出于商业竞争而使用的噱头,这些教师和作者里不乏真正的吉他界大咖和能人,他们也知道这么短的时间是教不出来什么学生的,最多只是让你喜欢吉他,或者是买一把吉他罢了!


但是,诸如此类的信息多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深远的。


学生都不愿再去老老实实坐在琴房里一天好几个小时练琴,教师也沉不下心来认真教研模课,家长们也都认为吉他这种东西就应该是暑期学着玩玩,想继续学?没问题,明年暑假再来啊!


客观来说,弹过吉他的人都知道,这门乐器有多难!


从音乐层面来讲,它有着和所有乐器一样的旋律、和声、律动、曲式、视唱练耳等等公共理论课程,后期还包括风格、即兴、作曲、编曲、录音等一系列个性化课程。


从演奏技术来讲,吉他几乎是除小提琴之外最难出成绩的乐器了,也许练习了两三年,复杂一点儿的旋律可能还弹不清楚。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弹琴好多年的吉他手,在舞台上还在荒腔走板,状况频出!


另外,音乐制作界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的乐器都可以用Midi制作出足以以假乱真的效果,唯有电吉他Solo,必须请吉他手来演奏,其原因,就是因为吉他特有的音色和人性化的技巧韵味太过于细腻,电脑至今无法替代!


我从1996年开始从事专业的吉他教学工作至今,亲自面授的学生达三千人以上,他们中很多人都走上了职业之路,却从来没有一个是短期速成教出来的。


根据个人经验,在有老师教的前提下,以每天练琴3-4小时为例,一般3年能有小成,5年能自如演奏任何作品,8年才能达到职业成熟期,除舞台演奏外,还能创作、即兴、编曲,并能自我突破,形成自己的风格。


基于我一路走过来所经历的人和事,我在2015年提出了第二个观点:

音乐教育也是教育,


教育没有捷径可走!

 



 

要想把机构做好,必须把学生教好,

要想把学生教好,必须把吉他练好!


   诞生时间及背景   


 

2014-2018年,由于提倡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政策推出,国内教培行业迎来近几十年最大风口,大量的机构开始扩店,其他行业的人也带着资金和商业技巧进入教培行业。这导致生源被大量分流,竞争和内卷进一步加剧。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想办法招生,无论是搞专业的教师,还是搞管理的市场人员,他们不是在招生,就是在去招生的路上!

诚然,招生是教培行业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它需要常态化,坚持做,因为这是每个机构的经济入口,没有生源,一切都是空谈。

但是,能招生就等于能做好机构吗?

我看未必!

我作为中国吉他教育连锁品牌头部企业的创始人,旗下加盟标准店在2014-2022八年内达到了1200家,遍布中国900多个省市地区,在职教职员工超过3000余人,在册学生达11万人次,对招生人次与机构成败的关系有太深的感受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观点:招生能力跟专业能力没关系,跟负责人的性格和求生欲却直接挂钩。

简单来说,一个性格开朗豪放、沟通能力强、渴望成功的人,无论用什么方法,在哪个机构,他(她)都能招来学生,反之,一个只会搞专业,但脸皮薄、性格内向,拿着传单双手发抖,看到客户就想往人后面躲的人,怎么可能招到学生呢?

但万事具有两面性!

那些只顾招生的人,短时间内被大量的现金流蒙蔽了双眼,认为这就是成功了,然后拿着现金流又去扩店或者私用了,而没有及时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也疏于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培养。

1-2年后,恶果开始出现了!

由于全民招生,疏于教学质量的把控,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积极性不高,家长不再续费甚至出现退费,生源开始流失,之前的资金也花得差不多了,仅剩的资金投入到招生中,企图用新生的预交款来补窟窿,但教学口碑不好,招生困难,也没钱发工资了,教师也开始流失,进一步带动学生流失,最后陷入恶性循环,窟窿越来越大,直至垮塌……

反观那些坚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严把教学质量的人呢,只要不是太佛系,教学之余去招生,加上附近的自然刚需和老带新,几十人刚好能让机构保持在一个时间成本、运营成本,教学水准、个人自由度和经济收入的最佳状态,等时机成熟,业务更熟练后再逐步扩张,并且好口碑和高水准也能提高自己在行业内的名气地位,到时候课时单价自然水涨船高!

金手指从创建之初就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教学标准和教师内训机制,并严格要求所有分部老师按标准执行。绝大部分机构都用教学实力在当地获得了好口碑,机构也因此稳定发展。

在这三年疫情中,国内艺培行业的关停率达到了70%,而金手指的关停率只有9%,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作为在这个行业里打拼了30多年的人,我太清楚吃我们这一碗饭需要什么了。就像古时候的武侠和江湖,想开武馆,能打是硬道理,想做吉他培训,能弹琴是硬道理。

所以,我在2018年提出了第三个观点:

要想把机构做好,必须把学生教好,

要想把学生教好,必须把吉他练好!


但凡回家不练琴,

内训期间表现积极的都是骗子!


   诞生时间及背景   


 

首先要说的是,在师训基地教室张贴如此激进尖锐的标语实属无奈之举!


金手指创办之初,我们就确定“专业能力就是立身之本”的宗旨,因而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及成本用于建设和完善全国教师内训课程及机制。


师训课程内容以金手指体系1-18册教材为蓝本,附带校区运营管理、团队建设与培养、招生原理及方案、商业模式与资本扩张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应了三、五、七、九星,分四次,每次15天面授学完成。


每期内训结束后现场考核教学法、演奏法、合奏与重奏、乐队(现场音乐会形式)、知识点综合理论笔试、运营管理综合笔试(委培教师不考)等6-8门课程,每门单科成绩不能低于60分,平均分不能低于70分,成绩合格者颁发相应星级教师证书,四学年课程修满者最终获得总毕业证书。


从2015年3月金手指举办第一届师资内训开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66届,累计培养教师2063人次。这其中大部分人回家后都能坚持练琴,掌握消化每一期师训的内容,许多人甚至从三星的“小白”开始学习,一路学到七星或九星后,演奏技术、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回到机构后,能轻松的完成日常的教学和运营工作。


但也有部分教师,来内训时表现得非常积极、好学,每天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时间就练琴甚至到深夜。内训结束回家后,却由于年龄、工作、精力等原因,在家很少练琴,或者根本不练琴,等到学生学到新的单元后,出于教学压力,又来总部内训下一期课程,然后又各种积极学习,勉强通过考核,或者没考过,各种痛定思痛,保证回家一定坚持练琴,可回家没几天又不练了......!


如此反复循环,终于跌跌撞撞的跑完所有课程,对比其他教师,却发现自己这几年除了记住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外,其余几乎什么都不会,更别说弹琴了。


这是很令人心痛的!


毕竟从三星到九星,这中间投入的时间、资金、情感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失去了一次从专业技能上翻身的机会!


任何技能的培养,都是长时间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器乐演奏,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也知道了。


我们虽然不从事演奏行业,不需要面对舞台和观众,但作为一个乐器教师,给学生上课时是需要做示范演奏的啊,难不成你就一直靠嘴巴讲解、描述?我没有见过这种用嘴巴教琴的老师能带出好学生的!


再如果有天同行来踢馆呢?你就用你的那张巧嘴来说死人家算了!


基于以上的这种情况,也为了杜绝这种假积极现象,敦促教师们保持学习意识,坚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做好教学服务工作,我在2019年提出了第四个观点:

但凡回家不练琴,

内训期间表现积极的都是骗子!

 



如今,这四条标语一直张贴在金手指全国师训基地教室的墙上,它们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所有的金手指教师们: 自强求实  为人师表



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