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分学,七分练,练习是乐器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因此,无论学习什么乐器,都要重视练琴并培养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

下面是练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供给各位家长参考:
问题 |
现象 |
解决方法 |
练琴随意无计划 |
家长看见孩子在看电视,就催练琴,看见孩子在玩,就催练琴,孩子勉强坐到琴凳上,心里却在想着电视内容,想着玩的内容,不能保证练琴效果。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对练琴厌烦起来,一旦家长不在家,孩子就会几天不练琴。 |
制订计划,对练琴严格要求,每天定时练琴。练琴时间之内必须练琴,练琴时间之外不必练琴,可安排做作业等其它事情。 |
辅导方法不正确 |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其记忆力,理解力,自制力都有限,刚学会的东西,一出门就容易忘记。 |
家长没有时间辅导可找陪练老师辅导,不能不管不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渐脱离。 |
把练习看成简单重复 |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练,难点便不能很好地解决。每次总喜欢从头练,结果,前面的越来越流畅,后面的依旧不熟练。 |
练琴要注重解决难点,对难点应采取分手,分段,慢练,多练的方法。难点练好了,也就意味着练习的成功。 |
疲劳状态下练琴 |
有的学生习惯在做完功课后非常疲劳的状态下练琴,效果肯定不好。 |
对于长时间的练琴,中间必须休息,15+15 > 30分钟;或安排早上练琴。 |
嘈杂的环境中练琴 |
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在一旁练琴,或其它嘈杂环境,都要影响练琴效果。 |
给孩子创造安静环境。 |
假期练琴的问题 |
在寒、暑假,由于学生正常的作息规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来。 |
家长要注意重新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睡懒觉,避免玩“疯”。 |
再给大家一份科学学琴的课程表,仅供参考:
程度 |
练琴建议 |
原因 |
初级 |
识谱、和弦熟知度用70% 聆听15% 手指训练15% 以识谱、加强和弦熟悉度为主 |
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接收的是新的事物,所以对事物有着很强的模仿与感受能力,对外部刺激程度高,处于学习的活跃期;此时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识谱以及对乐器的熟知程度的练习,这种学习的目标是奠基之后学习最重要的基础;一开始弹奏乐器,肌肉组织带动手指不灵活,那么此时我们就要适时地选择让孩子快快识别、记住音符、数好节拍,用耳朵去聆听弹奏的音乐从而间接提高手指的训练。 |
中级 |
手指训练50% 聆听25% 音乐表达25% 以手指训练为主 |
当经过一段时间音符、节拍的集中学习后,学生已经开始对于谱面、和弦有了一定的熟悉度,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认知力以及肌肉骨骼的协调合作也相对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时我们可以相应地加大手指的练习;在这一阶段,还要注意逐步地加入音乐线条较强、和声丰富的作品,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基本功训练;于此同时,还可以不断增强对音乐的表达能力,结合聆听从而弹奏出具有美感的音乐。 |
高级 |
以聆听、音乐表达为主 |
这一阶段的学生,音乐学习趋于成熟,再加上长期反复练习,他们早已把诸如力度处理方式、手指跑动、识谱等技巧烂熟于胸,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情感态度的转变不断增强,因此这一时期的音乐表达能力增强,这一阶段,学生就要开始弹奏完整作品,以及不同风格的作品以掌握更高级的弹奏技术。 |
除了坚持与毅力外,练琴更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相信严格且善于鼓励的家长,一定能帮助孩子以健康积极的状态学习乐器,让这门乐器成为他们的一生所爱!